摘要SUMMARY
自年起,四川省大豆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大豆种植黑马。本文就国内外育种发展比较、四川大豆育种情况等进行总结概述,分析了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的机遇与现存的问题,对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四条对策,分别是:第一,促进大豆商业化育种发展上,加强分工合作;第二,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大豆新品种;第三,建设领*龙头,推进大豆种子企业建设;第四,保障大豆种业发展,健全种子售后服务体系。
KEYWORD
关键词
四川、种业、大豆育种、发展对策
在“十四五”(-年)规划,首次将粮食安全纳入五年规划,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一直居于特殊地位和主要环节,但进口依赖度高达80%以上。自年以来,大豆优势产区变化趋势呈现“东减、西扩”,并向全国扩散。四川是全国少数的大豆规模比较优势省份之一,种植面积增速居全国第一,是大豆种植新兴地区之一,大豆总产量跃居全国前三。由于四川省并不是国产大豆传统优势产区,因此在先前的研究当中,更多地是针对全国或片区展开大豆研究,尚未有文章针对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策略提出建议。在新发展阶段,明确如何补齐四川大豆种业短板,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对助推我国大豆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大豆种子行业发展历程1.1国际大豆育种发展历程
中国是大豆公认的发源国,大豆由中国传入其他国家。但大豆育种技术的研究最早是由日本发起,并于-年间,进行大豆品种改良。随后,美国接过大豆育种研究发展的接力棒,并且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年后,美国原孟山都、先锋等跨国公司将生物育种技术广泛运用于大豆育种,培育出高产、高抗药、高出油率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品种由美国传入南美洲、阿根廷等国,并迅速广泛种植,对世界大豆产业发展与布局影响极其深远。同时,美国大豆种子市场规模和价值都居于首位,产值20亿美元以上。年,全球大豆种子市场总产值约50亿美元,美国占40%以上,超出第二名的巴西10%、第三名的阿根廷24%。
1.2中国大豆育种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现代大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大豆育种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夯实基础阶段(-):我国组织开展全国性大豆种质资源收集,初步建立起大豆杂交育种体系,和三级(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良繁体系。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建立起大豆完整的育种与产业体系,大豆单产提高近40kg,大豆杂交种实现了“三系”配套,进入种业市场化阶段,大豆种子商品化率不断提高,大豆新品种培育速度不断加快。联合发展阶段(至今):逐步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大豆育种联合攻关,育种方向向高产、优质、抗病和专用型转变,大豆种业由单一的科研发展转向“科+企”,建立起育种合理分工、运营高质高效的联合发展新机制。
过去十年间我国大豆种业快速发展,但同与日俱增的产业需求和不断进步的世界水平比较,我国大豆种业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2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基础2.1四川省大豆种业建设成果
随着国家对大豆种业的重心倾斜,四川省乘势搭建起大豆育种研究平台。“十四五”以后,以成都、自贡、南充三地的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核心,先后设立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国家南方套作大豆科研育种创新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川渝薯类与大豆科学观测站。
四川省大豆育种在研发领域也有十分明显的突破。具体而言,由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研究员张明荣牵头主研的“超高蛋白抗倒高产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超高蛋白大豆育种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南豆系列提升了川豆种的商品性能,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相比地方品种增产达20%至30%,同时兼具产量高、抗倒力强、抗病*等优良性状,解决了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套作大豆生产对高蛋白抗倒高产良种的迫切需求。不仅如此,大豆新品种选育成效明显。截止年,累计有个大豆品种通过审定,有多个地方审定品种,其中川渝育成并审定品种个,占全国的3.89%。并且,大豆新品种转化推广进展迅速。南豆12、南夏豆25等是四川主要推广品种,年南夏豆25种植约12万公顷,南豆12约10万公顷,其他品种合计约22.03万hm2,主推品种占整个播种面积约74%。
虽然四川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大豆遗传育种研发体系,但四川大豆产业发展仍然受限于良种不足的问题。目前,四川年大豆种子需求量约3万t,优良豆种年产量不足t,大豆种子产量不足本省需求量2%。
2.2四川省大豆种业迎来发展机遇
在中国大豆种业亟需发展的今天,四川大豆种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首先,中美贸易中大豆扮演特殊角色。因为中国大豆进口量占世界60%以上,其中从美国进口大豆占30%。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会重塑世界大豆贸易格局,也会刺激国内大豆产业飞速发展。主要原因是,中国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会减少美国大豆进口,刺激国内大豆生产和调整大豆进口结构,进而改变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最终对世界大豆种植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国家高度重视大豆产业,粮食安全问题被摆在突出位置。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超80%,大豆种业是中国种业之痛,大豆及其产业链已连续三年写入一号文件。年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大豆生产者补贴*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