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摘要
国内油脂市场的价格走势在今年1季度出现了重大的翻转,尤其是棕榈油方面,由19年10月末开始市场炒作东南亚减产和印尼B30生物柴油*策的推动,掀起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然而在进入今年1月之后,油脂价格从高处快速滑落。这其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但是均推动了棕榈油价格的一再下行。首先是春节前市场推断马来西亚棕榈油1月产量可能上行,这导致了棕榈油价格从高处的回落;春节后受国内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影响,棕榈油价格大幅低开,直接跌破了前期的上升趋势;当国内疫情有所稳定后,海外疫情的蔓延同时影响到棕榈油的食用消费和工业消费,使得棕榈油价格再度向下滑落。
在棕榈油价格大幅下行的同时,国内豆油价格也一再向下调整。与棕榈油所不同的是,豆油在进入1月后即已经完成了利多出尽的过程。春节前采购高峰是支撑国内豆油价格上行的最后一个利多因素,本年度南美大豆的丰产保证了国内在3月后即将有源源不断的进口大豆,国内节前油厂原料短缺的状况即将得到彻底的改善。节后国内疫情的暴发,使得餐饮行业遭遇了巨大的打击,植物油消费的快速下滑同步推升了国内豆油库存的不断上行,现货压力的堆积使得豆油价格不断向下调整,餐饮行业的恢复预期到5月后才能有所转机,在5月合约上豆油价格丝毫看不到任何反转的可能。
三大油脂中唯有菜油的表现略好,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依旧对加拿大菜籽进口实行管制,进口量的减少造成了国内菜籽库存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菜油供给量的偏少保证了菜油价格对豆油和棕榈油处于一个较高的升水。而国内疫情的中心湖北省位居全国菜籽产量的榜首,虽然盘面交易的菜籽油与国产菜油是两个不同的品种,但市场情绪推升了菜油价格的上涨。在国内整体植物油消费走弱的情况下,盘面菜油价格也难以独善其身,当棕榈油和豆油价格大幅下行之时,菜油价格也会向下调整,但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跌幅会相对较小。在国内餐饮业得以恢复正常之前,整体植物油的价格都将保持长期的弱势,因此远月油脂才能窥见上涨的可能。
第一部分年1季度行情总结
国内油脂市场的价格走势在今年1季度出现了重大的翻转,尤其是棕榈油方面,由19年10月末开始市场炒作东南亚减产和印尼B30生物柴油*策的推动,掀起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然而在进入今年1月之后,油脂价格从高处快速滑落。这其中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但是均推动了棕榈油价格的一再下行。首先是春节前市场推断马来西亚棕榈油1月产量可能上行,这导致了棕榈油价格从高处的回落;春节后受国内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影响,棕榈油价格大幅低开,直接跌破了前期的上升趋势;当国内疫情有所稳定后,海外疫情的蔓延同时影响到棕榈油的食用消费和工业消费,使得棕榈油价格再度向下滑落。
棕榈油价格的下行带动了国内整体植物油价格的走弱,豆油和菜油受其本身基本面所影响,价格走势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但都没有摆脱整体下跌的趋势。1季度国内植物油的走弱,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冠疫情全球化的影响,食用和工业消费的同步下滑,将使油脂价格的弱势一直延续至2季度末才有可能得到完结。
一、豆油市场1季度走势分析
在棕榈油价格大幅下行的同时,国内豆油价格也一再向下调整。与棕榈油所不同的是,豆油在进入1月后即已经完成了利多出尽的过程。春节前采购高峰是支撑国内豆油价格上行的最后一个利多因素,本年度南美大豆的丰产保证了国内在3月后即将有源源不断的进口大豆,国内节前油厂原料短缺的状况即将得到彻底的改善。
图1豆油指数价格走势
节后国内疫情的暴发,使得餐饮行业遭遇了巨大的打击,植物油消费的快速下滑同步推升了国内豆油库存的不断上行,现货压力的堆积使得豆油价格不断向下调整,餐饮行业的恢复预期到5月后才能有所转机,在5月合约上豆油价格丝毫看不到任何反转的可能。
二、棕榈市场1季度走势分析
棕榈油价格在1季度的下行,主要受到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进入2月后已经有所回升,去年炒作的东南亚减产将提前得到结束,虽然本年度马来和印尼棕榈油产量仍然有所下滑,但总量相对较为有限,与消费减少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发展使得原油价格出现了大幅的回落,这使得柴油价格大幅低于棕榈油的价格,印尼国内生物柴油的生产将因此出现重大的阻碍,无论是国内B30的推广还是向海外的出口都会因此发生改变。
去年市场炒作棕榈油价格上行的两个焦点,在今年1季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反转之前,国际棕榈油价格也将保持和原油价格相同的趋势,继续向下探底。
图2棕榈油指数价格走势
三、菜油市场1季度走势分析
三大油脂中唯有菜油的表现略好,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依旧对加拿大菜籽进口实行管制,进口量的减少造成了国内菜籽库存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菜油供给量的偏少保证了菜油价格对豆油和棕榈油处于一个较高的升水。而国内疫情的中心湖北省位居全国菜籽产量的榜首,虽然盘面交易的菜籽油与国产菜油是两个不同的品种,但市场情绪推升了菜油价格的上涨。在国内整体植物油消费走弱的情况下,盘面菜油价格也难以独善其身,当棕榈油和豆油价格大幅下行之时,菜油价格也会向下调整,但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跌幅会相对较小。在国内餐饮业得以恢复正常之前,整体植物油的价格都将保持长期的弱势,因此远月油脂才能窥见上涨的可能。
图3菜油指数价格走势
第二部分油料作物生产供应及进出口情况
对全球植物油价格而言,油籽作物的产量决定着油脂价格一年的整体走势。在去年市场怀疑东南亚棕榈油减产之后,棕榈油价格出现了一波较大的上涨。进入2月份以后,随着棕榈油增产数据的公布,棕榈油价格也一路下滑。
对于今年而言,由于整体东南亚棕榈油的减产较为有限,加上南美大豆产量的提升,以及贸易协定第一部分达成之后美豆种植面积增加的预期,使得国内整体植物油供应都将变得充实,这将推动年全年植物油价格都处于相对较弱的水平,油粕比价将因此在下半年得到较大的缩小。
一、全球大豆生产供应及进出口情况
由于今年南美种植天气一直较为良好,这使得今年南美大豆产量将出现进一步的上升,其中巴西大豆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而阿根廷大豆虽然产量可能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经纪行福斯通公司(INTLFCStone)称,/20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1.亿吨,比早先预测值高出20万吨。福斯通公司,虽然南里奥格兰德州天气恶劣,造成部分大豆作物歉收,但是公司仍上调了巴西全国的产量预测数据。南里奥格兰德州大豆产量数据下调到万吨,因为过去一个月的降雨非常不稳定,而该州北部地区的干旱可能还有持续十天左右。头号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的产量上调,将弥补南里奥格兰德州的产量损失。福斯通公司预计马托格罗索州大豆产量为万吨,比早先预测值高出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
图4:全球大豆年度产量单位(万吨)
图5:南美大豆产量单位(万吨)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发布的周度报告称,截至年2月26日的一周,阿根廷大豆农田墒情状况充足到理想的比例为68.5%,高于一周前的58.1%。由于天气有利,加上1月份期间的降雨频繁,因此本周交易所预测/20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万吨,比早先预期的万吨调高了万吨。未来数周是否继续调整取决于降雨情况。
南美大豆的丰收,将使得国内大豆进口量从3月开始后不断增加。据Cofeed本周最新调查统计,年3月份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74船.5万吨,4月初步预估万吨,较上周预估持平,5月初步预估万吨,较上周预估增20万吨,因巴西大豆采购量较大。6月初步预估万吨,7月份初步预估万吨。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4万吨,较去年同期.2万吨增加.2万吨,增幅14.22%,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24万吨。
图6:中国进口大豆月度数据单位(万吨)
图7:中国进口豆油月度数据单位(万吨)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年12月份豆油进口量较11月份有所增加,12月份进口总量为.74吨,较11月份的.93增.81吨,增幅13.82%,较去年同期增39.83吨,增幅为18.48%。
二、棕榈油生产供应及进出口情况
由于年夏季的干旱,使得马来和印尼棕榈油产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市场预期年东南亚整体棕榈油产量下滑值可能达到万吨左右,但是相对于两国年产接近万吨的总量来说,仍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值。
进入2月以后,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增产数据预示着季节性减产的提前结束,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只有1年在2月份产量发生了增长,且3月份产量无一例外都是增长。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发布的数据显示,年2月,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环比增12.97%,预计产量万吨,其中马来半岛增23.89%,马来东部降2.47%。2月产量上升的同时,由于印度和马来西亚关系的恶化,使得印度对马来棕榈油进口实施了抵制,这推动了2月马来棕榈油出口下滑的状况。根据三家船运公司的数据显示:
马来西亚独立检验机构AmSpecAgri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2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吨,较1月出口的1,,吨下降12.2%。
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2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吨,较1月出口的1,,吨下降12.8%。
船运调查机构Sgs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2月棕榈油出口较上月同期的吨下降11.8%,至1075吨。
图8:马来西亚棕榈油月度产量单位(千吨)
图9:马来西亚棕榈油月度出口量单位(千吨)
东南亚棕榈油产量开始复苏之后,整体出口需求却依旧令人担忧。一方面印度虽然没有延期对马来西亚精炼棕榈油加征5%额外征税的时间,但也没有进一步降低毛棕榈油的进口征税。这使得印度植物油进口结构发生了改变,在年12月印度进口植物油分类中,棕榈油、豆油、葵花油的占比分别是66.96%、15.18%、17.87%;今年1月这一比例则变成了51.4%、22.53%、26.07%,棕榈油1月进口量环比下滑了18.6万吨。另一方面疫情背景下俄罗斯与欧佩克之间并没有达成新的减产协议,进入4月后沙特将率先增产,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滑将重挫印尼的生柴产业,无论是国内推动B30的进程还是对外的生柴出口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在产量上升,而出口下滑的预期下,棕榈油价格还将持续向下探底。
图10:印度植物油进口分类数据单位(万吨)
图11:印度棕榈油进口数据单位(万吨)
进入1季度以来,除了印度对棕榈油的进口有所减少以外,中国的需求也在下滑。一方面是国内因疫情影响餐饮业对植物油需求有所下滑,另一方面此前市场炒作棕榈油价格上涨,国内棕榈油库存处于偏高水平,短期内进口利润的倒挂也导致了国内棕榈油进口量的减少。
图12:中国进口棕榈油利润单位(元/吨)
图13:中国进口棕榈油月度数据单位(万吨)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年12月份,我国进口棕榈油.82吨,较上月.吨降.吨,降幅13.96%,较去年同期.74增.08吨,增幅23.56%。12月份24度棕榈油进口.吨,较上月.降.吨,44度棕榈油进口.吨,较上月.吨降.吨。
三、油菜籽生产供应及进出口情况
全球油菜籽最主要的生产国包括中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和乌克兰。这其中,最主要的消费国是中国和欧盟,欧盟虽然每年向全球出口的油菜籽极为有限,但由于其每年进口的油菜籽数量日益增加,欧盟油菜籽的产量也对全球菜油价格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据战略谷物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1年度欧盟油菜籽产量预计为万吨,比上年增加5.7%,不过低于早先预测的万吨。/21年度欧盟油菜籽播种面积预计为万公顷,比上年的万公顷减少1%,也低于早先预测的万公顷。
中国菜籽菜油进口主要来自于加拿大,加拿大油菜全部为春油菜,通常每年5月上旬播种,8月底至9月初收获,因此1季度供给端数据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据加拿大农业暨农业食品部(AAFC)19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测为.9万吨,低于11月份预测的.8万吨,也低于8/19年度的.3万吨。
目前国内对加拿大菜籽菜油进口依旧有所限制,菜籽进口量仍然处于偏低的水平,在孟晚舟案件最终审理之前,预期这一现状都难以获得较大的改变。
图14:中国进口菜籽月度数据单位(万吨)
图15:中国进口菜油月度数据单位(万吨)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年12月,我国累计进口油菜籽14.5万吨,环比增幅29.7%,同比则大幅减少63.37%。至此,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油菜籽.7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56%。年12月菜油进口总量在.6吨,环比降13.06%,同比增7.87%。年1-12月菜油总进口量在.72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3吨,增24.85%。
第三部分油厂压榨及消费需求情况
一、豆油消费需求状况及产量、开工情况
年由于春节的时间较早,以及疫情在1月期间致使了油厂假期的延续,导致了1月油厂开机率的下滑,这使得国内1月大豆压榨量要明显低于往年。进入2月后,随着国内疫情的缓和,油厂开机率有了较大的提升,国内大豆压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图16:国内月度大豆压榨量单位(万吨)
图17:国内饲料产量单位(万吨)
根据天下粮仓的统计,2月份油厂大豆压榨.47万吨(出粕4,,吨,出油1,,吨),较1月份的压榨量.3万吨增加41.17万吨,增幅6.96%,较去年同期的.71万吨增加71.53%。目前国内饲料产量数据只公布到12月份,我们可以看到年国内饲料产量呈现不断递增的状况,虽然1-2月的疫情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养殖的需求,但根据国内生猪存栏数量不断上升的数据可以推断,上半年国内饲料需求还要呈现上升趋势。在疫情的影响下养殖业上半年的恢复进度可能放缓,但趋势不会改变,预期下半年会出现较大的增长。
油厂开工率的上升,以及餐饮业的低迷,推动了国内豆油库存的快速攀升。截至2月28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42万吨,较上周的.78万吨增14.64万吨,增幅为12.22%,较上个月同期84.90万吨增49.52万吨,增幅为58.33%,较去年同期的.80万吨增0.62万吨,增幅0.46%,五年同期均值.83万吨。
图18:国内沿海油厂大豆库存单位(万吨)
图19:国内主要油厂豆油库存单位(万吨)
二、菜油消费需求状况及产量、开工情况
由于加拿大菜籽进口依旧受到管制,这使得国内菜籽进口量依旧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菜油供给量的减少,加上湖北疫情的影响加深了市场对国内菜油供给的担忧,这使得近两个月以来国内菜油价格的表现都较为坚挺,菜油对豆油和棕榈油的价差也再次拉开。其结果是过高的菜油价格再次拉低了国内的菜油消费,虽然菜籽库存不断创下新低,但菜油库存却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里,由此可以佐证国内菜油消费受到了一定的抑制,远没有节前来得旺盛。
图20:沿海进口菜籽库存单位(万吨)
图21:国内菜油总库存单位(万吨)
截止2月28日当周,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下降至18.9吨,较上周21.4万吨,减少2.5吨,降幅11.68%,但较去年同期的59.95万吨,降幅68.47%。其中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库存下降至17.9万吨,较上周20.4万吨降幅12.25%,但较去年同期42.55万吨降55.58%。两广及福建地区菜油库存下降至吨,较上周50吨减少吨,降幅17.8%,较去年同期吨,降幅53.5%。华东总库存在吨,较上周240吨增加00吨,增幅6.21%,较年吨减少吨,降幅42.77%。
三、棕榈油消费需求状况及产量、开工情况
棕榈油消费需求主要体现在食用消费和工业消费之上,食用方面每年全球斋月前的备货期是棕榈油的需求高峰,通常来说斋月期间的行情有助于全球棕榈油的大量进口,但是今年新冠疫情在中东地区大幅扩散,伊朗已经成为海外第二大疫病暴发区。疫情的快速扩散,有可能会影响到穆斯林国家的植物油消费,因此不能对斋月前的马来出口抱以太高的期望。工业方面棕榈油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生物柴油,原油价格的过度下滑使得目前棕榈油价格远高于柴油价格,对于印尼*府而言,推行生物柴油的费用要高于直接进口原油,这可能会影响到本年度B30的前期实施,同时极度不利于印尼生物柴油的出口,印尼国内棕榈油的消费量有可能不及市场预期。
国内方面,进入3月以来,中国新冠疫情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全国各行业陆续开工,油脂企业的开工率已经恢复至55.38%,这使得豆油产出量源源不断的提升。国内豆油库存量在近几周内大幅增长,中国对棕榈油的进口需求短期内将保持低迷。国内棕榈油库存目前也处于高位,截止2月28日当周,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总库存为92.63万吨,同比增幅为18.3%,仅次于6年的历史高点。在当前气温依旧偏低的情况下,而餐饮行业又处于大面积关停的状态,国内短期内进口棕榈油的需求极低,上半年中国棕榈油的进口量将保持偏低的水平。
图22:国际棕榈油和柴油价格走势关系单位(美元/吨)
图23:国内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单位(万吨)
第四部分供需平衡表预测及解读
一、国内豆油供需平衡表
进入/20年度后,由于双方达成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同时非洲猪瘟的影响有所缓和,预期国内下游养殖业将在下半年出现较大的恢复,国内蛋白需求的增长将推动油厂开机率的提升,国内油脂产量有望较上一年度出现增长。但是食用消费方面在今年2-3月预期将会出现较大下滑,这主要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餐饮行业的衰弱使得国内植物油需求大幅减少,这直接影响到以豆油消费为主的国内植物油需求状态。因此我们预期/20年度国内豆油食用需求将减少50万吨以上,由于豆油库存的堆升,这可能会刺激到出口继续保持在20万吨以上的水平。
在国内豆油库消比出现较大上涨的情况下,豆油价格全年可能都会保持低迷,这将有利于油粕比的不断缩小。对国内交易者而言,提供了较好的套利机会。
二、国内菜油供需平衡表
由于中国对加拿大进口菜籽和菜油加以管制,使得自年5月后国内进口菜籽数量出现较大下滑。虽然贸易谈判达成了第一阶段的协定,国内进口美豆的数量将有所上升,但是孟晚舟仍被限制在加拿大境内无法回国,在今年11月孟晚舟案件得到最终审理之前,国内菜籽进口量将依旧有所限制,虽然菜油进口量可能不会减少,但国内菜油压榨量将出现明显下滑。
菜油供给量的减少推动了菜油价格的大幅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内菜油消费量也将出现下滑。过高的价格使得进口菜油被豆油、棕榈、葵花油等其他油脂来进行替代。在一定程度上,菜籽进口稀少的状态将长期支撑盘面菜油的价格,菜油将始终保持对豆油和棕榈油一定的高升水。但是由于国内整体植物油走势疲软,在餐饮业得到较大恢复之前,菜油价格也难以走出较独立的行情。菜油价格将始终保持在高位进行震荡,并追随豆油和棕榈油的走势做相应的区间波动。
三、马来西亚棕榈油供需平衡表
由于年7-8月的干旱,市场预期马来棕榈油年产量可能下滑4%左右,这使得马来整体产量可能下滑接近万吨,但是本年度由于印度对马来棕榈油的抵制,马来棕榈油的出口量也因此出现下滑。进入3月后马来棕榈油产量已经开始有所反弹,此前减产数据带来的利空将由此而终结,未来棕榈油价格能否继续上行的着眼点将取决于消费之上。
本年度影响棕榈油价格走势的关键将落于原油之上,由于3月6日俄罗斯与欧佩克之前并未达成减产协议,沙特于次日宣布将增加原油在4月的供应,产量将再次增加到0万桶/日以上,原油的价格战将从此全面打响。在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棕榈油在生物柴油上的应用前景将再次变得黯淡,全球对生物柴油的进口需求将出现较大下滑,印尼推动国内生柴B30计划的成本也将大大上升,这可能使得今年印尼B30的实施大打折口。在原油价格全面下滑的状况下,马来棕榈油的出口量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减少。对棕榈油而言,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