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岁月长,荷花映日吐芬芳”。8月4日,在荷花盛开的季节,黑龙江省虎林市首届企业家节暨第六届寒地荷花节开幕。虎林市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品在本次盛会崭露头角成为亮点,展示了虎林绿色食品快速发展的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消费领域新热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虎林作为农业大县、首批全国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域优势得天独厚
虎林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6.8万,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7镇4乡,域内有省属6个国营农场、2个森工林业局,地处北纬45°23′至46°36′之间,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三江平原腹地,是世界公认的*金农业带,虎林还是全国产粮大县、中国绿色稻米强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绿色食品特色鲜明
虎林早在年就率先在全省提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二十几年来,历届虎林市委、市*府领导班子坚持不懈地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以绿色食品为重点,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方向,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着力打造贸工农衔接、产销融合、生态安全的全产业链体系,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虎林市已建成以绿都、中粮、完达山等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其中,稻米加工企业家、油脂加工企业3家、饲料加工企业3家、蜂产品加工企业10家、山特产品加工企业4家、酒类加工企业5家、药业企业2家。发展国家、省、市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绿都集团、中粮米业)、省级龙头企业13家(森林米业、野宝药业、兴海米业等)、市级龙头企业达到34家(天顺祥米业、绿都蜂业等),形成了稻米加工、油脂加工、蜂产品加工、乳品加工、酒类加工、山特产品加工6个产业集群,打造了水稻—大米—雪饼、水稻—米糠—米糠油、牛奶—奶粉—乳饮料等多条产业链,产品囊括12个系列、数百个品种,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和俄、日、韩等国家。
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14个、省级名牌产品13个。珍宝岛牌大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黑龙江名牌产品等。珍宝岛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
目前,虎林“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企业35家,其中绿标认证企业26家,有机标认证企业6家,地理标志3家(虎林大米协会、绿都蜂业协会、五谷丰水稻种植专业协会)。产品认证数量达到95个,其中绿标76个、有机标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个,其中国家农业部2个(虎林椴树蜜、虎头大米)、国家工商总局4个(虎林大米和虎林椴树蜜、虎林大豆、虎林红小豆),国家质检总局1个(珍宝岛大米)。年全市绿色食品产值8.95亿元,销售额8.8亿元。
基地建设快速发展
虎林市耕地总面积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万亩,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万亩(绿色水稻万亩,绿色大豆45万亩,绿色玉米3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约50%,这为虎林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于晓霞记者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