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19日讯年8月,中俄深化大豆合作发展规划签署后首批多吨俄罗斯大豆运达江苏南通,开启中俄大豆纵深合作崭新篇章。一年多来,伴随频频利好,资本闻风驱动,央企国企中小企业迅速抢滩,抢占市场先机。
借助绿博会和大米节平台,17日,第二届中俄大豆贸易与投资对接会暨中俄农业金融保险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在当前的国际粮食贸易背景下,本次会议透露一个明显信号:中俄两国大豆合作优势互补,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万吨供需两端释放强烈合作信号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唐启*分析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进口依赖度接近9成,全球60%的大豆都流向了中国。在中国进口万吨左右的大豆中,自俄罗斯进口量不足万吨,占比不足1%。可见潜力巨大。
近两年,我国放开了俄罗斯全境大豆进口,向俄罗斯大豆敞开了市场大门,大豆贸易成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主题。一组不断增长的数字能够显示中俄大豆贸易发展的良好势头:年我国自俄罗斯进口大豆87.1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年进口量为73.25万吨,今年1至8月进口大豆49万吨,同比增长9%;自俄进口大豆油22万吨,同比增长2.4%。
两国*府的有力推动和市场的旺盛需求促进了贸易发展向好。
年6月,中俄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化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就扩大大豆贸易,深化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科研等全产业链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提出力争到年自俄进口大豆万吨的目标。
两国加强大豆业界的互利双赢合作,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的消费需求,同时有利于促进俄罗斯大豆产业发展。
“农业部将进一步创造更舒适的环境更便利的条件,为我们的大豆合作提供基础。”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农工联合体产品出口发展司司长切库绍夫·罗曼·安德烈耶维奇视频连线说。
“我们主要种植和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用于安全绿色食品,对饲料的生产也有很大的助力。我们非常愿意和中国的伙伴紧密合作,增加生产和加工大豆产品的总量。”合作同时促进了俄罗斯大豆产业的发展,来自俄罗斯油脂联盟的资料显示,最近5年,俄罗斯整个大豆的种植数量翻了八九倍之多,产量从原来的万吨已经上升到万吨,大豆产品主要出口国就是中国。
跨境联动中俄农业贸易的黑龙江担当
伴随国际粮源采购多元化战略的形成,中俄农产品贸易日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