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中俄大豆产业合作注入新动能中国商务新
TUhjnbcbe - 2022/12/24 23:58:00

深化大豆贸易合作是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推动中俄贸易实现两千亿美元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大豆贸易投资合作日趋紧密。

记者从10月17日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二届中俄大豆贸易与投资对接会暨中俄农业金融保险研讨会上获悉,今年1-8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大豆49万吨,同比增长9%;自俄罗斯进口大豆油21.6万吨,同比增长2.4倍。尽管疫情对两国大豆贸易合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消除疫情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深化在大豆领域的务实合作已成为中俄*商界的广泛共识。

促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既是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每年中国进口的大豆在万吨左右。尽管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大豆的主要出口国,但每年源自俄罗斯的大豆进口量不到万吨,占比不足1%。两国大豆合作具有强互补性,中俄大豆贸易合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更为重要的是,中俄加强大豆合作,不仅有利于满足中国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拓展中国大豆进口的多元化格局,而且有利于促进俄罗斯大豆产业的发展,是互利双赢的。

年6月,中俄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7月份,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开放对俄罗斯全境大豆的进口;8月份,规划签署后的首批俄罗斯大豆运达江苏南通港;年3月11日,中国首次以万吨级远洋轮装载进口俄罗斯大豆共1.49万吨抵达江苏南通港……

为进一步推动两国大豆产业界的交流合作,中俄大豆贸易投资对接会已连续举办了两届。

“目前,中俄大豆行业沟通机制取得了重大进展,双边企业交流平台已经建立,中俄大豆产业联盟成立工作正在加紧推进,相关金融保险服务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介绍,自去年首届中俄大豆贸易投资对接会举办以来,食土商会积极保持与*府相关部门以及俄方机构的有效沟通,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中俄大豆贸易回运逐步便利,制度性障碍逐渐破除,9个中国大豆品种已在俄罗斯远东试种,双方正在积极开展大豆省州“结对子”工作,并初步确定黑龙江—广东—滨海边疆区、黑龙江—犹太自治州、黑龙江—阿穆尔州、山东—犹太自治州四对大豆重点省州开展“结对子”合作。

携手推进开新篇

“去年签署的《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极大促进了双方在大豆领域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俄罗斯农业部农工联合体产品出口发展司司长切库绍夫·罗曼·安德烈耶维奇表示,俄方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展合作区域,探讨提供安全、绿色大豆产品和大豆加工产品的可能性。俄农业部将进一步营造良好、便利的环境,推动俄中大豆合作再上新台阶。

为推动中俄不断加强大豆贸易投资合作,商务部欧亚司相关负责人建议双方持续深化省州合作,扩大地域合作交流,合力解决具体问题。

一是建议两国不断拓展省州大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双方可在综合考虑两国友好省州缔结情况,以及贸易、运输等条件基础上,适时启动第二批省州结对合作工作,拓展合作的地域范围。

二是建议尽快成立中俄大豆产业联盟并启动运作,协助成员企业定期交流行业*策、项目和产销信息,并举办对接会、研讨会等各类活动,提高对接时效,扩大成交规模。希望双方企业在开展传统贸易的基础上,探讨开展订单种植、合资合作等新模式,形成优势互补的全产业链合作格局。

三是中方愿意与俄方继续加强种植、育种等农业基础合作,不断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提高产能和品质,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畅通物流,支持中国公司在俄工业示范园区开展全产业链和深加工合作,扩大俄罗斯豆油、大豆蛋白等产品进口,也希望俄罗斯出台更多优惠*策,为中方的人员、农业机械、农资入境等提供更多便利,营造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经历了年、年的极端天气和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俄远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产品回运受到干扰,一些在当地经营多年的中资企业陷入了现金流紧张的困境。面对现实挑战,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彭廷*指出,将深化大豆品种和技术合作,推动大豆区域试验结果互认。为解决当前对俄合作企业资金有限、融资不易、农业投资项目保险难等问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探索设立对俄农业合作专项基金、融资担保公司等加强对合作企业的金融保险服务。在畅通农产品回运渠道方面,将积极支持企业建设境外仓储物流渠道,以创新措施提升农产品进口的便利化水平。

彭廷*同时呼吁俄方继续推动解决当前中方技术和管理人员“过境难”,两国种子、农药登记注册无法互认,中资企业难以享受俄农业补贴,口岸仓储物流设施不完善,出境货物通关效率低等问题,共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曹德荣指出,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开展长期稳定的大豆贸易投资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食土商会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深入推动种植、加工、金融服务等合作项目的发展,推进双边大豆贸易量稳步增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中俄大豆产业合作注入新动能中国商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