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徐芸茜见习记者方凤娇北京报道
进入6月份,因麦收开启、产区余粮紧张、销区适量补货、陈粮拍卖价格高等原因,国产大豆进入了上行趋势。且由于陈豆拍卖火爆,东北产区大豆价格持续上调,南方豆价也跟随东北豆上涨。
供需层面来看,“目前,国产大豆市场呈现供需两弱的格局。”南华期货副总经理、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唐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应端看,基层余粮寥寥无几,贸易商上量困难,多在消耗库存为主。虽然国储大豆在6月12日开始拍卖,但是从投放量看也是寥寥无几,三轮拍卖才共计投放13万吨,市场供应量极为有限。
从需求端看,下游需求处于疲弱的态势中,豆制品逐渐进入消费淡季,加之疫情影响豆制品需求受到拖累,豆制品企业的采购积极性开始下降。蛋白企业面对东北高价的大豆,采购积极性也开始下降,目前也将逐渐进入到停产检修的阶段中。整体看,目前国产大豆市场处于供需两弱的格局中。
在国内供应紧张、国产大豆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市场对于进口大豆兴趣更大。
据海关总署6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大豆进口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7.7%;1-5月累计进口万吨,同比增长6.8%。显示尽管全球疫情阴霾尚未消退,但中国仍在加紧购买步伐。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洪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市场担忧南美大豆付运受阻。世卫组织三月将新型冠状病*疫情定性为全球性流行病,主要大豆出口国巴西及阿根廷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导致阿根廷物流困难。但是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淡化,库存已经在不断增加。
对于国产大豆价格后续走势,多位受访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进口补充的情况、中美关系、中储的拍卖进展等等都是影响国产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
国产存在供需缺口
随着我国国内大豆供应出现紧张,国家有关方面已经在陆续安排储备大豆出库,以满足市场需求,平抑价格上涨。
据中储粮网消息,6月23日,中储粮第三批计划3.万吨国产大豆拍卖,开拍4分钟全部溢价成交。
唐启*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储粮第三拍全部溢价成交是在预期范围内的。因为目前国产大豆市场余粮基本见底,市场需要新的补给。而从6月12日开拍以来,这三轮投放数量分别是吨、吨和3吨,呈现逐渐减少态势。物以稀为贵,第三轮竟拍出了元/吨的高价,如此高价,已经和现货市场新豆价格接轨,反映了市场粮源不足的现实。
“如果从往年的市场情况看,大豆拍卖将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随着持续拍卖的进行,拍卖粮流入市场会对价格形成抑制作用。但是,国产大豆市场今非昔比,预计后续的中储粮拍卖仍会维持高成交、高溢价的情况。”唐启*说。
近期国产大豆的上涨引起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