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
多年专注于作物栽培和植保技术研究。本文原创,剽窃必究!
在中原地区,小麦大豆轮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种植模式。土地流转集中的地区,小麦要么和大豆轮作,要么和玉米轮作。这几天,是大豆收割最忙的时期,姑且和各位核算一下大豆的亩收益。
对于种植大户来讲,小麦的收入,刨除各项开支,基本是圆扯圆,刚好顾住本。也只有这一次的秋庄稼,才是实打实的收益。当然,在收成好的年份是这样,风不调雨不顺的时候,铁定是赔钱的。
那么,我们用种植大豆的亩收益减去所有的成本投入,便是这一季的秋收收益了。
大豆的成本投入主要包括种子成本、农药成本、播种和收割成本。话说至此,老铁们肯定会问,那化肥和浇地成本怎么不计算进去呢?
其实,种植大豆,很多地方是不使用化肥的,它可以利用自身的根瘤菌固定大量的氮元素营养,满足自身的需求。不过,在土地较为贫瘠的地区或者小麦底肥使用不足的情况下,也会适量追施化肥的。是否较低,也是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只要不是特别干旱,比如大豆植株快干死的情况下,一般也是不会浇水的。
一亩大豆的投入成本
大豆种子成本:大豆亩下种量是7斤左右,每斤的价格5元左右,合计就是35元;
大豆农药成本:除草剂、杀虫剂、营养剂合计大约30元左右,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年份,此项成本可能会适当增加,姑且按照35元计算吧;
大豆的农事操作成本:主要包括播种和收割两项内容。播种价格大约是20元左右/亩,收割价格是40元左右/亩。
如果不计算化肥和浇地的成本,一亩大豆的成本投入大约是35元+35元+60元=元/亩。
一亩大豆的毛收入
在正常的年份,大豆的亩产量在斤左右。不幸的是,年不是个正常的年份,8月下旬的大雨对多地的大豆产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减产严重。
据现在正在收割的农户反映,斤往上已经属于高产了,大部分都是多斤。
我姑且选择一个平均值,就按照亩产量斤计算,当下的收购价是2.2元/斤,那么,一亩的毛收入就是26斤x2.2元/斤=元。
一亩大豆的纯收益就是元—元=元。
和往年相比,纯收益增加了么?
虽然大豆收购价提高了,很多人就说农民有福了,真的是这样子么?
年的大豆收购价是平均1.8元/斤,按照平均亩产斤计算,一亩大豆的毛收入是元。相比而言元—元=14元。
不错!的确,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提高了14元!
但是,这14元能够干什么?不过是一盒红利群香烟的价钱而已。对于农民而言,根本就不值得欢呼雀跃,能够增加的,仅仅是一点点心理安慰而已。
我知道,所有数据我取的都是平均值,代表不了所有区域,但是,可以代表大部分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收入和大豆价格的浮动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秋收获得利润,也并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