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以来,受中储粮和黑龙江地储加大国产大豆拍卖频次影响,国产大豆供应紧张局面得到缓解,需求方采购意愿趋于理性,各地价格震荡下跌,国产大豆市场整体呈现降温状态。年东北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增加,苗情较好,大豆收割期临近,天气对产量的影响力减弱,丰产前景可期。预计东北主产区新豆上市后,在新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下,国产大豆价格仍有回落空间。
大豆拍卖力度加大,供应增加阻碍价格上行
受国产大豆现货库存紧张以及为秋季进口大豆腾空库存需要,8月份国内主要拍卖主体加大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拍卖频次,全月共计进行21轮大豆拍卖。其中国产大豆拍卖11轮,累计投放56。93万吨国产大豆,成交24。35万吨,成交率为42。78%。与上月大豆拍卖不同的是,8月份中储粮油脂公司将国产大豆拍卖底价下调元/吨至元/吨。国产大豆拍卖底价下调并未改变成交率偏低的现状,足见国内需求端对大豆看涨情绪并不高;8月进口大豆拍卖共进行10轮,累计投放68.4万吨进口大豆,成交57.41万吨,成交率为83.93%。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8月份*策性调控力度加大,大豆拍卖频次加快,国产大豆成交率已由早期的%成交下降到不足50%,其中还有数次流拍现象。市场参拍热情整体下降,国产大豆价格走强受到抑制。
需求不给力,市场看涨信心不足
目前国内豆制品处于需求淡季,由于前期国产大豆价格涨幅较大,部分加工厂因生产成本过高而选择减产或停机检修,大豆用量减少。同时,大豆拍卖持续进行,市场有效供应增加,且南方早熟大豆陆续上市,但因整体质量欠佳,价格多呈现高开低走现象。东北主产区新豆上市周期缩短,国内季节性供应高峰期临近,市场多持观望态度等待新豆行情,对陈豆采购意愿下降。此外,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进口非转基因大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性对较低的价格和良好的品质对国产大豆形成挤占优势。国产大豆贸易商多因前期囤货而陷入亏损,无力再入市挺价。由于陈豆价格经历了大涨大落行情,新年度大豆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市场参与者采购谨慎,大部分产地贸易主体按照下游客户需求进行定量采购,市场投机需求明显减少。大豆期货市场由前期火爆走向理性,国产大豆市场进入震荡期等待供需因素重新校准。
台风影响预计不大,国产大豆产量前景较乐观
8月27日至28日,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曾过境东北地区。从各地气象部门统计情况看,此次台风登陆后风力逐渐减弱,到达黑龙江省后减弱为温带气旋,对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基本没有造成破坏性影响。从天气预报看,今年第9号台风预计于9月3日起影响吉林和黑龙江大部分地区。从历史数据看,9月份的台风一般对东北地区的破坏性影响较小,而且由于大豆作物植株较矮,抗风能力较玉米和水稻强。目前东北大豆正值鼓粒期,需要一定的降水促进生长,7月份黑龙江降水量低于往年同期平均值53毫米,8月中上旬降水逐步增多,部分地区超过往年平均降水量。从今年整体气候条件以及基层反馈情况看,大豆苗情处于近几年较好水平,在余下不到1个月的生长后期内,只要不遭遇大范围早霜等灾害天气影响,单产和总产量增加的概率较大。从目前来看,市场各方对于新大豆供需的判断整体偏向宽松,前期开秤价格可能会承接陈豆价格保持偏高状态,十一过后大豆上市量增加,此阶段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