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有关粮食涨价的议论很多。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蔓延,东南亚一些稻米生产国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措施,之后波及到俄罗斯、印度、埃及等国,现在采取限制粮食出口的国家已经有十几个了。随后,世界粮食粮食计划署子在4月21日又再度警示说,由于新冠病*疫情扩散冲击全球经济,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危机的人口可能增至2.65亿。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当前不会不引起足够重视。但是得益于中华民族一贯的“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忧患意识,正如报道公布的那样,我们粮食自给率一直都非常高,主粮达到了98%以上,对于粮食危机的担忧好像没有太多必要。
提到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可能所有人都会想到大豆。在大宗农产品中,大豆的对外依存度甚至接近80%,既然那么多国家限制农产品出口,貌似大豆缺口应该更大,大豆价格应该涨得更多才对。现在就让我们先来看看世界大豆价格有什么变化吧!
全球大豆价格通常以美国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为参考,截止周五(5月1日)收盘,CBOT大豆主力合约期货价格报收美分/蒲式耳,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跌了美分,跌幅高达11.19%。这个价格是什么概念呢?以人民币表示要更直观一点,当前美国大豆到岸成本价还不到元/吨,就是说美国大豆运到中国来的价钱还不到一块六,而国产大豆产区收购价格已经在二块四左右了。其实这个价格,在进口大豆里面还是最高的,当前巴西大豆到岸成本价在元/吨左右,阿根廷大豆只有多元一吨。
相关数据显示,4月28日,中国进口大豆的到岸价格创下.44美元/吨的历史新低。而与此相伴的并不是销售疲软,这么低的价格中销售量却增加了很多。4月30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截止至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金额达到.34百万美元(340千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千美元,累计增长4.2%,进口均价为.77千美元/万吨。
而作为我国进口大豆第一来源国的巴西,因雷亚尔贬值出口进度不断增速。巴西工业、外贸和服务部(MD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4月24日,年内巴西大豆出口量为万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3.4%,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巴西4月大豆出口料将超过万吨,成为月度历史销售纪录。年以来,巴西已出口大豆万吨,而去年同期只有万吨。
而能和巴西争夺销售市场的国家只有美国,自关税豁免以来,美国豆农一直期盼来自中国的大量采购,但相对于南美大豆来说,即使豁免了加征的关税在价格上仍然没有太大优势,所以之前的采购量一直不是很多。只是在3、4月份,巴西雨季运输搁浅的时候,在美国进口的大豆才多起来。就在5月1日,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显示,民间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口了26.4万吨大豆。
国内近期大豆消费旺盛,可并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在囤粮,主要因为我们是第一个从疫情中走出来的经济大国,在其他国家还处于疫情控制阶段的时候,大豆压榨的利润非常高,而且当前国际大豆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所以就出现了进口量大幅度增加,而进口总金额才小幅增加的情况。而对于美国、巴西等传统大豆生产国来说,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多年高企的库存降一降,前些年不是有报道说,美国大豆仓库装不下,甚至还露天存放吗?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春耕春播和夏粮收割已拉开帷幕,疫情不会阻止粮食生产,对于我们这样的粮食生产大国,没有必要担心粮食危机的出现。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消费不能得到有效提振,原油暴跌的大背景之下,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或许经济成长和恢复和提振,才应该是我们更为关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