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钢联农产品网
作者:王丹
年4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大豆进口量为.3万吨,较2月大豆进口量的万吨增加.3万吨,环比增长24.81%;同比去年同期减少万吨,减幅18%。相比-年间3月大豆进口五年均值.6万吨,增加55.7万吨,增幅9.61%。
其中年1-2月的万吨,同比去年同期的万吨增加53万吨,增幅为3.95%。年度累计中国1-3月大豆进口量为.3万吨,较去年同期统计的.2万吨减少86.6万吨,减幅4.27%。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年1月大豆进口量为万吨,其中主要的进口国家是美国、巴西、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国。其中美国大豆进口.31万吨,占比71.56%;巴西大豆进口.54万吨,占比25.03%;加拿大大豆进口12.81万吨,占比1.45%;阿根廷大豆进口12.25万吨,占比1.38%。与此同时中国年2月大豆进口量为.76万吨,其中主要的进口国家是美国、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联邦等国,美国大豆进口.62万吨,巴西大豆进口.15万吨,加拿大大豆进口3.61万吨,俄罗斯联邦大豆进口2.72万吨。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年1-2月,中国进口万吨大豆,较上年同期的万吨增加53万吨,增幅3.95%。年前两个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超出市场预期。只是因为此前市场预期,巴西恶劣天气导致新作减产并推迟对中国的出口,因此预期大豆进量下滑的一些主要的大豆压榨厂被迫暂停生产,从而推高豆粕价格。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年4月13日公布,中国3月大豆进口同比下滑,因不利天气拖延巴西出利润不佳抑制需求。3月末达到纪录高位,因干旱导致头号出产国巴西收割推迟,令大豆供应趋紧。同时压榨企业在采购方面进度缓慢,生猪利润不佳波及压榨利润。叠加国内抛储情况,大豆供应量或将继续回升。
综上所述,在良好的大豆出口数据加持下,国内厂家大豆到港数量增加叠加国家*策性抛储的*策落地,预计国内大豆供应偏紧的局势有望进一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