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豆小幅看涨,今年中美贸易关系摩擦以及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扩张对于国内大豆行情来说起到正反双向作用,前者算是一大利好,而后者一利空,不过最终在价位方面的体现还是供需关系。下面简单来谈一下。
压榨和养殖业
在当前国内的大豆消费途径来说,基本上绝大多数用于压榨和饲料养殖业,在压榨用途中占到了近80%的消费比例。今年养殖业不景气,对于大豆的消耗也十分有限,自春节起生猪价格一路走低,今年人工、养殖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对于养殖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直接导致不少养殖户退出。养殖户的产能也在逐步缩减,自然对于大豆的用途也有不小的缩减。恐怕在今年底前这一现状都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改观。
中美贸易
一直以来中国对于美国进口的大豆实施3%的低税率,加之美国大豆本身的低价,美国进口大豆要比国产大豆低出了元每吨,而自四月份中美贸易关系出现波动,国内大豆价位也一直处于震荡状态,在这一阶段甚至进口大豆现货价位超过国产大豆。在之后的危机解除之后,大豆价位又有所回落。
不过随着6月中旬中美贸易问题重启,未来大豆价位有望进一步的助推,导致今后大豆价位进一步的上涨,毕竟在加征25%的关税之后美国大豆将会比我国大豆高出每吨元的区间,在下游产业刚需的情况下,我国对于进口大豆加征关税,对于国内大豆价位支撑作用明显。
大豆供给
世界三大大豆生产国,巴西、美国、阿根廷,在未来美国进口大豆有所削减的情况下,将会转由增加南美两个大豆主产国的供给量。不过以年我国的大豆进口数据看,美国进口大豆量在万吨,占了总进口量的34%,未来恐怕南美两国也难以完全弥补我国的进口缺口。
然而今年我国大豆面积有所扩张,我国的大豆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其次还有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区,今年四月份我国已明确在这些地区扩种大豆,未来大豆供给将会得到相应的补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耕地面积也决定了,大豆扩增面积比较有限,据了解今年大豆能够增产万吨上下。
而总体来看,在今年国内大豆增产有限,消费需求难以大幅度提升,而进口大豆有望减少的情况下,国内大豆价位有望得到有效支撑。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